淋巴肿瘤的诊治
来源:吉林省肿瘤医院 时间:2015-07-21 浏览: 次
淋巴瘤是淋巴结及(或)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的统称,它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差别,一般在恶性肿瘤中排8-10名。它虽然不像肺癌、肠癌等肿瘤发病率那么高,但近年来也在以每年3%-5%的速度在增长,由于这类肿瘤其常发生于青壮年,所以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重大疾病。近几十年来,诊、疗技术的进展使淋巴瘤的疗效有了较大提高,已经从之前的不可治愈,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类型可以治愈、完全康复了。
淋巴瘤的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与其他肿瘤相比,诊断上就更为困难。我们除了需要鉴别是良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结增生、肿大外,还需要与淋巴结的转移癌相鉴别,而此时的主要诊断依据是病理诊断,也就是在显微镜下寻找特征性的淋巴瘤细胞。病理诊断不仅是淋巴瘤,也是所有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进行病理诊断的过程叫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活检的方法一般包括:粗针穿刺、内镜检查、开腹开胸取组织等。
有的人可能会担心这些穿刺和活检可能会造成淋巴瘤细胞转移。从理论上说,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种猜想也是合理的。但是从逻辑上分析,如果真是淋巴瘤或者其他恶性肿瘤,即便不穿刺,恶性肿瘤细胞也会突破肿瘤病灶的包膜并侵犯到邻近、甚至远处的器官组织,即便不突破包膜,恶性肿瘤细胞也会侵入肿瘤内部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随着血液和淋巴液广泛播散,这是恶性肿瘤的特性。何况,在穿刺或者活检后不久,如果病理诊断明确了,绝大多数患者会立即接受治疗。而如果不做穿刺或活检,就得不到正确的病理诊断,选择任何治疗都是盲目的,误诊误治的概率极高,既不符合医疗规范,也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
除此之外还需要常规检查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心电图或心脏超声,以及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毒、梅毒等感染情况,以判断、确定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耐受化疗?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是否有严重的功能缺陷,是否需要其他科治疗保驾护航?化疗药物和剂量是否需要调整?有无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系统肿瘤病理分类标准”,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病理类型,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9%~10%,是一组疗效相对较好的恶性肿瘤,分两大类,共五种类型,即四种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一种以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的霍奇金淋巴瘤。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结节硬化型和混合细胞型最为常见,治疗方案相对简单经济,治疗效果较好,远期生存率也比较高,10年生存率可达70%~80%。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淋巴瘤病例的90%左右,并且近十几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B细胞型和T/NK细胞型两大类。B细胞型淋巴瘤占70%左右,T/NK细胞型淋巴瘤约占3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40%以上。这也是一组有治愈希望的淋巴瘤。主要采用药物化疗和放疗手段。Ⅰ~Ⅱ期内如能进行科学治疗,生存率会提高15%-20%
外周T/NK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另一大类,在我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更为常见,目前一般参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化疗方案疗效都较差。五年生存率不足30%,是淋巴瘤治疗中的 “困难户”。
惰性淋巴瘤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大类型,包括多种B细胞和T细胞亚型。这组淋巴瘤进展较为缓慢,可以长期带病生存,甚至不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即使进行大强度的治疗也无法保证根治这组淋巴瘤,而适当的观察或小强度的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让患者生活的更加乐观、更接近健康人的生活状态。
不同的类型,治疗的原则不同,治疗方案和疗程也不同;即尽管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诊疗过程复杂,不易早期诊断,但幸运的是淋巴瘤现在已经成为不多的可以完全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淋巴瘤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成为恶性肿瘤中进步最快的领域之一,目前通过化疗或联合放疗,大部分淋巴瘤类型有希望得到治愈或实现长期生存,甚至分期极晚、症状很重的一些病例,正确治疗后仍然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当然任何一种化疗方案都不可能达到100%的疗效,是否有效主要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有的患者天然携带某些耐药基因,对某些化疗药物天生耐药,所以,一般每化疗2~3个周期后要进行一次评估疗效的检查。及时增加剂量或者更改治疗方案。经过化疗或联合放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恶性肿瘤患者,并非就彻底根除了肿瘤细胞,这种完全缓解只是一种临床意义上的初步治疗成功,实际上此时体内还可能残留许多肿瘤细胞,只是用目前常用的CT、B超、PET?CT和血液学检查还难以检测到而已。例如,霍奇金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虽然初治的有效率很高,完全缓解率也很高,但仍有约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病例会复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复发率就更高了。而大多数惰性淋巴瘤用目前的治疗方法也是基本不可能完全治愈的,或早或晚都可能会复发。因此,淋巴瘤治疗结束后不能掉以轻心,仍然需要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前两年复发的风险比较高,复查的频率要高一些,通常3~4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后可半年复查一次,五年后可改为每年复查一次,坚持终身。
复发后的治疗
虽然和其他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相比,淋巴瘤的整体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较好,但是这主要是指接受一线治疗的初治患者。如果一线治疗效果不佳,虽然对多数淋巴瘤类型而言,复发的患者再次接受规范治疗后仍然幸运的有30-50%的有效率,某些惰性淋巴瘤的有效率更高。但是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即便二线方案效果不错,但是也很难通过常规化疗获得治愈。患者可能对很多方案有效,但是却不能根除淋巴瘤,往往在数个周期化疗后病情再次进展,再更换方案可能仍然有效,但是不久后再次进展,如此反复迁延,肿瘤终将会战胜人体。因此,诊断淋巴瘤之后的首个治疗方案是决定能否治愈的关键所在,建议到专业、正规、有经验的治疗中心就诊。
无论哪种类型的淋巴瘤,经过更改化疗方案再次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会再次复发,如果单纯依靠常规剂量的普通化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很难获得治愈的机会,因此对于这类淋巴瘤,如果是年轻患者,建议在第二次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情况下,要尽早考虑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部分患者仍然有希望治愈。
淋巴肿瘤的成因是什么呢?可不可以预防呢?
目前尚未完全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较为公认的是某些感染因素可能与某些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有关。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最常罹患的恶性肿瘤就是淋巴瘤,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60~100倍;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和鼻NK细胞淋巴瘤的发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HTLV1病毒与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是胃MALT淋巴瘤的可能病因;丙型肝炎病毒与脾淋巴瘤相关;鹦鹉衣原体感染与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发生相关。还有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后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老龄化很可能是近年来淋巴瘤发病率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放射线、杀虫剂、除草剂、染发剂、重金属、苯等物理因素和化学品也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病相关。目前尚未发现淋巴瘤有非常明显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
因此减少环境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机体的某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及时治疗、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不仅可能减少淋巴瘤的发病率,也是减少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共同原则。
日常生活及饮食中的注意事项 :
任何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治愈,除了合理的治疗手段以外,心理的暗示、有规律的生活及合理的饮食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首先,要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提出一个著名的3个1/3的看法,就是说有1/3的恶性瘤是可以预防的,1/3的恶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还有1/3的恶性肿瘤通过治疗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淋巴瘤完全有可能治愈,把它说成是绝症,是缺乏科学态度的。患者一定要坚信自己就是可以治愈的那1/3,积极配合专科医生的专业合理的治疗,才会有益于稳定和改善病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延长自己的生存期。
其次是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早起早睡、适当户外锻炼、定时定量的饮食、戒烟戒酒等习惯养成规律后,对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对病菌的抵抗力以及调适心情增强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疾病的痊愈意义重大。
再次就是合理的安排饮食。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饮食调理是淋巴瘤康复中的重要一环。淋巴瘤患者除了要注意平衡营养外,应多吃含有抗肿瘤成分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比如富含维 生素C的西红柿、橙子、山楂、猕猴桃,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莴笋,富含 矿物质的香菇、银耳等C.还应做到不吃或少吃油炸、火烤、烟熏及 盐腌的食品。
世界各国的癌症研究的流行病学资料,得出新鲜蔬菜是防癌的最佳食物的结论。下列这几种蔬菜是有利于癌症患者食用的: 花椰菜、卷心菜、胡萝卜、洋葱、菠菜、西红 柿、大蒜、芦笋、香菇、魔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