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日历|早期肺癌无法手术?精准“隐形刀”为您带来治愈曙光
来源: 时间:2025-11-25 浏览: 次
每年11月是“全球肺癌关注月”,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早期肺癌被发现,手术切除是早期肺癌首选的根治方案。然而,部分患者因高龄、心肺功能差、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个人拒绝等原因,无法耐受或接受外科手术。难道他们就失去根治机会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现代放疗领域的“黑科技”——立体定向放疗(SBRT),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射波刀,它像一把精准的“隐形刀”,为无法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一、什么是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
很多人对“放疗”的印象是疗程长、副作用大、效果不确切,但立体定向放疗(SBRT)颠覆了这种认知。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支装备了“GPS实时导航”和“超强纠错”功能的精准导弹部队。它的核心特点是“高精度、高剂量、短疗程”。

• 高精度(GPS导航):以射波刀为例,治疗前和治疗中能通过实时影像系统追踪肿瘤位置。就像汽车导航实时修正路线,射波刀能监测因呼吸轻微移动的肿瘤,自动调整治疗臂跟踪照射,误差小于1毫米,能精准打击肿瘤,对周围正常组织如肺组织、心脏、大血管、脊髓等毫无损伤。
• 高剂量(精准爆破):能在短短3 - 5次治疗中,将高辐射剂量集中于肿瘤病灶,给予癌细胞毁灭性打击。
• 短疗程:与传统放疗需照射几十次、持续一两个月相比,SBRT通常仅需3 - 5次,一到两周内即可完成,极大方便了患者。
二、射波刀治疗早期肺癌,优势何在
对于无法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已被国际国内指南推荐为首选的根治性标准治疗方案,优势显著:
放疗前 放疗后
• 疗效媲美手术: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对于不能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SBRT的局部控制率(肿瘤不再原位复发的概率)高达95%以上,长期生存率与手术相当。
• 无创、无需麻醉:治疗过程无切口、无出血、无疼痛。患者清醒躺在治疗床上,每次治疗约30 - 60分钟,结束后即可离开,如同做一次CT检查,对身体负担极小。
• 副作用小,生活质量高:精度极高,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降至最低。患者常见副作用如暂时性疲劳或轻度咳嗽,远低于手术可能带来的感染、长期疼痛或肺功能下降等风险。
• 为高龄、体弱者开启“生命绿灯”:许多八九十岁、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无法耐受手术麻醉,而SBRT为他们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根治机会。
三、哪些患者适合接受这项治疗
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早期肺癌患者:
• 经病理确诊的早期(I期、部分II期)非小细胞肺癌。
• 因医学原因无法耐受或拒绝外科手术。
• 肿瘤大小和位置适合进行SBRT(绝大多数早期肺癌都适合)。
• 肺功能无法承受肺叶切除的患者。
(具体是否适用,需由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MDT)综合评估后决定。)
四、治疗流程是怎样的
整个过程高效、便捷:
1.定位:患者需进行专门的CT或CT/MRI融合扫描,精确勾画肿瘤靶区。
2.规划:物理师和医生在先进计算机系统上制定个性化最佳放疗计划。
3.治疗:患者按预约时间接受治疗,治疗中平静呼吸即可,系统自动跟踪肿瘤。
4.随访:治疗结束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CT,评估疗效。

医学进步为患者打开新生命之窗。对于因身体原因无法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疗(射波刀)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疗效确切、损伤小、恢复快的根治性标准方案。它用科技力量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让更多患者重获新生。
如果您或家人正面临类似困境,不要轻易放弃,主动咨询肿瘤放疗科专家,了解是否有这把“隐形刀”带来的治愈机遇。
稿件作者:放疗三科 董莹
来源:吉林省肿瘤医院
供稿:放疗三科
图片:部分图片AI生成
统稿编辑:宣传统战科
初审:董 莹
复审:孙宝胜
终审:梁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