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癌症早诊早治技术全国巡回培训项目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农村)培训班吉林长春站圆满落幕
来源: 时间:2025-09-29 浏览: 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2025年度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农村)项目实施,提升项目承担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切实强化农村地区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效能,守护基层群众生命健康,9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专家委员会主办,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协办,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省癌症中心、吉林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承办的“2025年癌症早诊早治技术全国巡回培训项目——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农村)培训班”在长春顺利举办。
国家公共卫生重大专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贵齐,国家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魏文强,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与监督处副处长孙立新,吉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吉林省癌症中心主任、吉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刘海峰出席活动,吉林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孙宝胜主持本次培训。
刘海峰书记在致辞中指出,癌症防治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健康工程,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王贵齐教授团队的悉心指导以及省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项目工作开展得比以往更加顺畅,各项数据有了质的提升,特别是在上消化道癌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次会议为我省消化内镜和病理专业同仁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平台。吉林省肿瘤医院作为技术指导单位,将以“学术赋能、技术落地”为核心,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我省上消化道癌的诊疗能力与技术水平,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技术水平,共同为推动吉林省肿瘤防治事业、助力“健康吉林”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孙立新副处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吉林省肿瘤医院近年来在项目推进中的突出贡献,并对参训人员提出三点明确要求:其一,要“沉心学”,珍惜与权威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系统掌握早诊早治规范流程与核心技术;其二,要“带题悟”,结合本单位筛查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打通“理论学习到临床应用”的转化通道;其三,要“扛责干”,将所学技术与规范精准传递至基层一线,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他表示,省卫健委将持续加大对项目的支持力度,为全省癌症防治工作保驾护航。
魏文强主任回顾了全国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自项目启动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了大批扎根基层的医疗人才,有效提升了癌症早诊率与治愈率,真正实现了“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的民生目标。针对吉林省下一步工作,他提出明确方向:要以本次培训为契机,深化“医防融合”理念,在强化技术传授的同时,更要严把流程质控关,推动早诊早治工作从“全覆盖”向“高质量”转型升级,助力吉林构建更完善、更高效的农村癌症防治体系。
本次培训紧密围绕农村上消化道癌防治的实际需求,精心设置项目单位督导交流、Answer-pad测试、项目业务培训、内镜病理联合争锋赛、“专家手把手带教”等多元环节,邀请国际国内消化内镜、肿瘤病理领域权威专家现场演示操作流程、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培训创新采用“学、练、赛、评”四位一体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打造“线下实训+线上辐射”的双重覆盖格局,让未到场的基层医务人员也能同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此次培训不仅为吉林省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操作、能规范”的上消化道癌防治专业人才,更搭建了国内外专家、兄弟省份单位间的交流合作桥梁,为后续工作开展凝聚了合力。
作为2025年全国癌症早诊早治技术巡回培训的重要一站,此次长春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既是吉林省推进农村癌症防治工作的关键抓手,也为全国巡回培训积累了宝贵的“地方实践经验”。下一步,吉林省肿瘤医院将以本次培训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癌症中心、兄弟省份的交流协作,持续完善“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链条服务体系,将技术优势切实转化为服务效能,以“守护农村群众健康”的实际行动,推动吉林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率、治疗率再上新台阶,为推进“健康吉林”建设、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实现注入更强动力。
来源:吉林省肿瘤医院
供稿:科教科
统稿编辑:宣传统战科
初审人:陈靖石
复审人:贾春祎
终审人:梁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