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参访吉林省肿瘤医院
来源: 时间:2025-09-15 浏览: 次
9月15日,中德肿瘤诊疗学术交流座谈会在吉林省肿瘤医院举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附属医院创伤外科及骨科主任约翰・西格教授、德国利帕施塔特医院普外科主任迈克・拉尔夫・郎恩巴赫教授率专家团出席,吉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海峰,副院长张越、刘刚、陈忠民、梁长林,吉林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孙宝胜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此次活动。双方围绕肿瘤诊疗技术创新、医院管理经验及学科建设展开深度对话。
会上,刘海峰书记首先代表医院致辞。他结合自身在德国柏林经济法学院学习医院管理与临床专科建设的经历,指出德国医疗体系的严谨性、质量管理的规范性对我国医疗机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作为吉林省唯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医院始终以“攻克癌症、护佑生命”为使命,此次中德专家面对面交流,既是学习国际前沿诊疗技术的重要契机,更是推动医院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抓手。他强调“医学无国界,创新无止境”,期待以此次交流为起点,与德国两所医院深化学科共建与人才联合培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先进理念与技术转化为服务“健康吉林”“健康中国”建设的实际成效。
在专题报告环节,两位德国专家结合临床实践与研究成果分享前沿经验。约翰・西格教授以“骨转移瘤诊疗新系统”为主题,通过64岁胆管细胞癌合并胸椎、腰椎转移患者的多学科协作案例,详细介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加固技术的应用要点,重点演示Illuminos新型球囊固化技术——该技术通过光导硬化流体实现微创骨骼稳定,仅需3厘米创口即可完成操作,为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提供“减痛+保功能”的双重解决方案。迈克・拉尔夫・郎恩巴赫教授则聚焦“结直肠癌治疗延迟的社会影响因素与德国医院管理”,分享其团队关于结直肠癌诊疗时效的研究结论,剖析婚姻状况、首次就诊医生类型对诊疗效率的影响,同时介绍德国医院通过集中采购控费、人力成本精细化管理、DRG付费与质量考核联动等方式保障医疗质量的实践经验。两位专家与我院专家就临床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国际最新诊疗理念与技术经验。
报告结束后,专家团一行深入医院一线,参观了医院外科疗区、志愿者之家及爱心小屋等处,通过现场察看、与医护人员深入交流等方式,全面且细致地了解医院在肿瘤微创诊疗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临床应用水平及学科发展规划,对医院在精准医疗技术上的突破与实践给予了专业层面的关注与探讨。专家团尤为关注患者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情况,围绕患者心理疏导、营养支持等公益服务模块,详细询问了服务流程设计、专业团队配置、服务覆盖范围及实际成效反馈等关键信息,深入了解医院如何将公益服务与临床医疗深度结合,为患者提供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关怀,对医院“医疗+公益”深度融合的服务理念给予高度认可。
此次中德肿瘤诊疗学术交流,为两国相关机构搭建了专业、高效的合作平台,进一步夯实了中德肿瘤领域交流的基础。未来,吉林省肿瘤医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附属医院、利帕施塔特医院在“医教研管”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在诊疗技术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医院管理经验互鉴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探索,助推两国肿瘤防治事业发展,为推动国际肿瘤医疗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积极力量。
来源:吉林省肿瘤医院
宣传统战科
初审人:陈靖石
复审人:贾春祎
终审人:梁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