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团队创新成果再获殊荣
来源:吉林省肿瘤医院 时间:2024-03-12 浏览: 次
2024年3月6日,在2024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带领团队完成的创新成果“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的创新性研究与推广应用”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团队在肺癌临床和转化研究领域第四次斩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殊荣。此次获奖充分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团队研究成果科学性、先进性的肯定。
据了解,我国小细胞肺癌(SCLC)在全球范围内属于发病比例较高的肿瘤,也被公认为是最难治的肿瘤类型,是全球肿瘤诊疗领域的棘手难题。吉林省肿瘤医院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主委单位,20余年来在学科带头人程颖教授的带领下,一直奋战在抗击肿瘤一线,为了提高治疗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让更多患者获得新生、长期生存,团队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研究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早在2010年,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支持下,程颖教授牵头成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与全国专家共同携手专门致力于小细胞肺癌研究,限于当时对小细胞肺癌机制的认识和药物研发缓慢的限制,以寻找更加高效低毒的化疗药物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化疗新药研究:
成功证实洛铂联合依托泊苷的疗效与标准方案相似,毒性更低,为我国患者,尤其是老年、肾功能不全和体质较差的患者提供了较好的选择;
探索伊立替康的最大耐受剂量,为中国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剂量选择提供了依据;牵头开展国际新药芦比替丁的中国桥接研究,获得与国际研究一致甚至更优的结果,让中国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迅速与国际接轨;
在国内首次证实骨髓保护剂曲拉西利可改善初治和复发/难治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减少和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填补了预防化疗骨髓抑制的重要临床空白。
针对小细胞肺癌三线及后线治疗无药可选的困境,团队开展了对VEGFR2、PDGFR和FGFR三条肿瘤血管生成的通路有全面抑制的小分子多靶点药物安罗替尼在小细胞肺癌三线及后线治疗的研究,将复发/难治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降低81%,死亡风险降低将近50%,实现了中国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零的突破。
基于免疫治疗独特的优势和免疫检查点药物迅猛的发展,团队与国际同步开始进行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为中国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带来了首款免疫治疗选择,实现了中国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和国际接轨。同时,为了让中国患者能够用上效果更好、价格更低的原研新药,研究团队开始推进我国原研免疫检查点药物在小细胞肺癌领域的研究,证实了我国自主研发的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同样可以改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生存,获得和国际研究一致的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杂志,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有了更加经济可及的免疫治疗选择。面对国际的PD-1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领域屡屡受挫的困境,团队锲而不舍,首次证实并进一步验证了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可以让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显著的OS和PFS改善,小细胞肺癌的生存获益翻倍,研究成果问鼎国际医学顶刊JAMA、JTO,让我国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较国外患者有了更多、更适合、更平价的免疫治疗选择。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疗效,团队牵头开展了安罗替尼联合PD-L1抑制剂和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3期研究,让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OS达到了近20个月,成为迄今为止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天花板”,这一列研究让素有顽疾之称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活的更久、更好,充分享受到科学发展、医疗进步带来的红利。
目前,团队已经成功推动6个新药上市、获批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并纳入医保,其中3个新药为我国原研药物,彻底解决了我国小细胞肺癌新药依赖昂贵进口药物的难题;改写诊疗指南8个,在全国顶级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年治疗患者万余例。主持编写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首部也是唯一一部《小细胞肺癌》专著,作为组长牵头编写了中国首部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极大提高了我国小细胞肺癌诊疗的规范性。此外,团队还开设了中国首个小细胞肺癌多学科诊疗门诊,成立了小细胞肺癌病房,建立了小细胞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保证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规范的治疗,成为改善患者生存又一保障。
据介绍,基于团队在小细胞肺癌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程颖教授被评为2023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并于2023年末被推荐为国际肺癌联盟罕见肿瘤专委会委员,不仅代表国际对团队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力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中国小细胞肺癌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重要地位。
此次团队再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团队继续在小细胞肺癌领域集智攻关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未来,团队将继续凝聚在一起,团结协作,发挥在SCLC领域的引领作用,加快新药研发成果产出和临床落地,做患者生命希望的守护者,为我国抗肿瘤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程颖教授说。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