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相伴 “声声”不息——吉林省肿瘤医院超声科工作纪实
来源:吉林省肿瘤医院 时间:2017-07-06 浏览: 次
吉林省肿瘤医院超声科是集超声诊断与超声引导介入治疗于一体的科室,科室由刘韶奕主任创立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第二任张钧主任带领超声科实现了质的飞跃,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仪器,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介入超声和超声造影等业务,通过新技术帮助临床解决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痛苦,使我院介入性超声达到了全国领先的水平。科室现任主任为熊雅玲,副主任为刘永红和佟凌霞,共有医护人员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博士1人,硕士9人。科室在立足肿瘤超声诊断的基础上,不断地开拓和创新,使学科在临床和科研各方面始终紧跟技术发展前沿,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技术水平受到广大同行专家和病患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近年来科室共主持了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曾多次获得吉林省、长春市科技进步奖,发表百余篇学术文章,其中有十余篇文章均发表在国内超声界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并有2篇文章已被SCI收录,在国内外有深远的影响。目前科室开展的医疗工作主要包括超声诊断和超声介入诊疗,开展了腹部超声、外周血管超声、全身体表小器官超声、腔内超声、心脏超声等超声诊断项目,超声引导下肝、胰、脾、肾、腹膜后及浅表器管等实质性病变的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肝囊肿、肾囊肿、甲状腺囊肿、卵巢囊肿等的穿刺硬化治疗;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盆、腹腔脓肿等抽吸注药或引流治疗;超声引导下肝内胆管、肾盂、心包、胸腹腔积液、淋巴囊肿等置管引流,以及超声引导下腹腔灌注化疗。
科室学科带头人熊雅玲主任,主任医师,吉林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1986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吉林大学医学影像硕士学位。工作20余年一直从事肿瘤超声诊断及治疗工作,积累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肿瘤的介入性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活检有一定建树。毕业至今始终坚持基本理论学习,结合工作需要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乳腺肿瘤与甲状腺相关性研究”刊登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作为第一作者组织实施长春市科技局科研课题两项,其中“超声对乳腺肿瘤与甲状腺改变相关研究”于2004年获长春市科技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年被卫生厅评为“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
大家都知道临床医生工作辛苦,往往会忽略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医技科室,经常听人说到超声科工作清闲、技术含量低,可事实绝非如此。超声检查是一个真正手脑并用的工作,我们要随时根据患者的不同图像来改变不同的切面观察、测量相关的数据,并根据医生和患者提供的信息来决定重点观察的对象,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参数,时时刻刻地进行着诊断与鉴别诊断。除了要掌握超声仪器的操作、超声图像的探查、超声术语的描述、超声报告的书写以外,我们也必须掌握每一个专科的常见疾病、多发病甚至疑难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毫无夸张的说,每一个超声医生都是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超声检查是徒手工作,我们一直是使用右手握着探头帮病人做检查,有时候,对于一些检查体位不配合的患者,我们还需扭着身体去检查,长期工作的结果是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等职业病的光临。
现在,超声检查已经是一项临床的常规检查,患者接踵而至,白天紧张繁忙的工作过后,加班打报告已是很多同事的家常便饭。即便这样,“超人”们依然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工作,每当患者疾病得到了明确的诊治,痛苦得以减轻甚至解除,都是我们由衷欣喜的时刻。“超人”正矢志不渝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使超声科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壮大。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超人”们始终会以细心、耐心、责任心相伴前行,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