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真正健康的5大标志
来源:吉林省肿瘤医院 时间:2018-01-10 浏览: 次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意味着不生病,不虚弱,而且意味着身心及社会生活处于完全健康的状态,要达到健康的标准,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是心肺功能好
心脏和肺脏是主要的内脏器官
健康的心脏,心肌发达,心容量大,每跳动一次能排出血液80-100毫升,比一般人多20-30毫升。
由于身体在一定的时间内,需要的血液是一定的,心跳一次的排血量增多了,心脏跳动的次数就要减少,一般来说,心跳减慢是一种好现象,能使心脏在跳动后有较长的时间进行休息,不容易发生疲劳,可以为参加体力劳动储备力量,即使担负重体力劳动,也不致心跳过速而发生心慌头晕等不舒服的感觉。
健康的肺脏,肺活量比一般人大,肺内气体交换良好,胸廓发达,呼吸肌强壮、呼吸缓慢而深沉,每分钟呼吸10次左右就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这种功效高,用力省的呼吸方法,能够防止呼吸器官过度劳累,发生呼吸道疾病。
如何增强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的运动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代谢性疾病。能够促进心肺功能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3类。
第一类,有一定强度,能持续进行,对心肺功能的促进是最为有效地运动,如骑车、游泳、爬楼梯、慢跑、快速走路、爬山、跳绳等典型的有氧运动。每周从事这类运动3-4次,每次30分钟。即可收到很好地效果。
第二类,运动虽然不激烈,但仍然是可以选择的运动。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以上,对心肺功能还是有促进或是维持的作用。比如中速快走等。该类运动虽然不激烈,但仍然是可以选择的运动。
第三类,运动不太激烈或是不持续性的运动。虽然对心肺功能的促进有限,但仍能改善肌肉张力,减少精神紧张,消耗多余的热量。其中低运动量的园艺工作、家务事、跳舞等。只要能每天保持一定劳动时间,也可以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改善心肺功能的原则
1.所有的成年人应当尽量避免处于长期静止状态。进行一定强度持续性的运动对于提高心肺功能很有效,如果没有条件进行锻炼,成年人只要进行一些如步行、家务等身体活动就可以维持健康状态。
2.要使健康获得更大的改善,成年人应当保证每周至少150分钟(或者每日30分钟,每周5次)的中等强度,或者每周至少75分钟的大强度有氧活动(或者每日25分钟,每周3次)。每次有氧活动最好能够保持10分钟以上的延续性,更加理想的做法是将有氧活动贯穿至整个一周。
中等强度:运动时的心率达到0.6×(220-年龄)到0.75×(220-年龄)之间。
大强度:运动时的心率达到0.85×(220-年龄)以上。
3.要想获得额外的或者更加积极的健康效果,成年人应将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的时间增加至每周300分钟,或者大强度的有氧活动增加至每周150分钟,或者两者的组合活动。随着活动时间的增加,您所获得的健康效果也会变得更加明显。
4.有一定强度且持续时间长的有氧运动效果较好,例如持续40分钟的运动,心肺得到了持续的运动刺激,就比两个20分钟的间断运动效果更好。
5.长期不运动的人需要遵照慢慢递增运动量的方式来运动,循序渐进和坚持不懈才能减少运动危险性并得到运动的最大益处。
运动中发病大部分是由于运动过于激烈或时间过长,尤其对长期不运动的人较容易发生,其实这些都是能够预防的。在发作前心脏可能有一些预警,如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眩晕等。当有这样征兆出现时,要马上停止运动,找医生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锻炼。
第二是生长发育良好
健康的人,身体发育比较好,表现为个子高大,身材匀称,肌肉丰满,四肢有力。同样年岁的两个人,如果这人比那人身高、体重、胸围、呼吸差、肺活量、握力、弹跳力的指标高,说明这个人比那个人身体健康。当然,身体发育的好坏,还和地区、遗传、种族、营养等有关系,不能单从这一方面来判断。
第三是身体素质好
人们的劳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都是由神经系统支配的不同形式的肌肉运动。肌肉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差别,能够反应出人的神经系统和内脏的功能。因此它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健康的人,肌肉的体积大,力量大,可占体重40-50%。
人到中年要为健康“存储肌肉”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黄霖表示,人的身体到了50岁以后,肌肉存储量就会快速走下坡路,黄霖提醒,如果不及时为机体储存肌肉,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身体肥胖:人到中年,维持人体生存的基础代谢率会逐年降低,热量消耗也会因此减少,容易出现肥胖,给心脏供血带来极大的负担,甚至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等。为预防上述情况,除了控制饮食外,增加肌肉组织,消耗更多热量是最有效提高基础代谢率的方法。
血流不畅:血液是通过心脏收缩运送到血管当中,然后流遍全身。但是毛细血管遍及身体各个角落,要使得这些血液回到心脏,单靠心脏的力量就显得“势单力薄”。特别是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的小腿及以下部位,离心脏最远。如果肌肉不发达,导致收缩力不足,就不能有效压迫血管使血液上行并顺利回到心脏。
危害骨骼:人到中年,骨质不可避免会出现流失。要维护骨骼健康,除了要补钙,还应当锻炼肌肉。一方面,肌肉能够对骨骼起到保护作用,比如膝关节周围有很多肌肉,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这些肌肉衰退,支撑身体重量的力量不够,膝关节负担就会加重,变得不稳定,时常感到膝关节疼痛。另一方面,增加肌肉锻炼,可以延缓骨质丢失,增加钙质吸收,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
“储存肌肉”的最佳办法就是体育锻炼
对于那些许久不运动的人,可以从身体负担小又简单方法做起,将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结合起来,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满足肌肉对氧气的需求,同时配合包括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无氧运动,可增加肌肉量,防止其衰退。
此外,在饮食上要补充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鱼、禽、蛋、豆等为佳。而在实际训练中,肌肉的体积、力量和耐力三者的训练是要统筹兼顾的。应该针对自己的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训练和营养方式。
增强肌肉强度:循序渐进最大负荷的训练可增加肌原纤维
由于肌细胞自从出生后数目就恒定,因此,决定肌肉的强度,主要是每个肌细胞里肌原纤维的量。肌原纤维是细胞内的结构蛋白,它不能直接从细胞外输入,只能在细胞内合成。
增强肌肉的耐力:循序渐进的中强度持续有氧耐力运动促进体内脂肪转移
脂肪是肌肉中的红肌纤维主要的能量来源,而红肌纤维与耐力运动息息相关。耐力运动能促进皮下脂肪向肌肉内脂肪转移。
转移的效率和程度与运动的方式,强度、时间长度和训练状态等有关。一般认为,循序渐进的中强度持续有氧耐力运动(如长跑或自行车运动)效果较佳。
增强腿部肌肉锻炼:多进行以下体为主的锻炼方式
人们经常说,年龄越大,腿部越衰弱。但其实在各种肌肉锻炼中,应尤其重视腿部肌力。腿部不仅是人类曾经极为重要的力量源泉,腿部力量更是人们健康的指示器。
当医生想简单地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时,会去观察腿部,而不是上体。因为一个人的运动能力主要取决于腿部,虚弱的腿部会使人逐渐失去锻炼能力,也很难维持健康。
另外,呼吸、循环系统的锻炼也主要取决于腿部力量。因为以上体为主的锻炼方式负荷太小,部位也很局限,不能达到提高内脏能力的强度。例如,深蹲的训练功率是卧推的4倍、弯举的10倍。人老腿先老,所以,中年人更要重视锻炼腿部力量,储蓄健康的根基。
如何才能使老年人的肌肉丰满不萎缩?
主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可采取不同的锻炼方式和注意合理饮食。体育锻炼方式有:散步、慢跑、游泳。
尤其是游泳是锻炼肌肉的最好方式,每周可游上2-3次,每次1小时。因为游泳可以加快呼吸心跳,满足肌肉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关节肌肉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平衡性。如果身体强壮的人还可以进行力量练习,包括仰卧起坐、俯卧撑、引体向上、举哑铃等。合理饮食是保证肌肉摄取足量的营养。
第四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好
大脑是身体的主宰,指挥着身体的一切活动。不管是工作、学习、思考、判断,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行动都受大脑的支配。平时吃得香,睡得甜,不头痛,不失眠,工作效率高,无疑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如何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走路能健脑。
新墨西哥高地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生理学会年会上说,走路时,双脚接触地面,经关节向大脑传递压力波,增加脑部血液供给,从而改善脑部功能。
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EurekAlert网站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研究显示,大脑供血量是动态变化的,且直接取决于主动脉压力,而后者又与来自足部的逆行压力脉冲相关。走路和跑步能够优化脑部血流量,从而改善大脑功能。
第五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抗病能力强
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体必须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当外界气温升高时,身体通过皮肤毛细血管的扩张向外散热;当外界温度降低时,身体通过肌肉产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向外散热,以便保持体温的平衡。
健康的人,天热了不易中暑,天冷了不易感冒就是这个道理。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也是一样,身体健康的人,血液中的抗体多,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容易得传染病。
研究表明高达90%的癌症由外界环境引起。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最新研究表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造成90%的癌症发生。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身处压力和环境污染是引起大多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主要原因。
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的研究者希望通过观看几种癌症的基因“指纹图谱”找出患癌的风险和环境因素存在的联系。他们在一篇论文中指出,大约90%的常见癌症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并非是个体体内细胞变异造成的。这些外界因素包括污染、紫外线辐射和压力,也包括人们节食和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虽然和先天遗传有关系,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后天锻炼。有些人年轻时身体很好,由于不参加锻炼,身体也会慢慢垮下来;有些人本来很弱,但通过锻炼也会慢慢健康起来。这就提醒我们,不管现在身体如何,只要参加锻炼,身体就会更加健康。
本文综合:中国网、39健康网、新华社、北京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环球网等网络综合